李作玉與同事一起補植松苗。
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在蒙陰縣有這樣一個護林員,從青絲到白發,一直守護著中山寺林場這片青山。他見證了這片大山從草木稀疏到枝繁葉茂,他就是共產黨員李作玉。
清晨,中山寺的鳥鳴聲襯托得山里越發的幽靜。護林員李作玉穿上膠鞋,戴上草帽,拿著木棍,開始了一天的工作——巡山。這樣的日子算起來差不多7000多天了。
一次巡山要徒步4個小時左右,李作玉每年穿破的鞋子都有十余雙。
每天8點從家里出發,巡山一圈需要4個多小時,18年如一日,風雨無阻。他說,從做這個工作開始,便再也放不下了。
李作玉在瞭望臺值守。
至今,李作玉還清楚地記得他2003年剛從部隊轉業至國有中山寺林場工作的情景:一到林場,就被分配到了孟良崮瞭望臺值守。這個瞭望臺位于中山寺林場孟良崮分區大崮山山頂,海拔600多米。說叫瞭望臺,其實就是一間小平房,沒有水也沒有電,就靠著蠟燭、手電照明。最難捱的是到了冬天,護林防火戒嚴期里要24小時值班,這里四處漏風,屋里都凍成了冰疙瘩,壓幾床被子也不頂用,人都凍透了。冬去春來,他一個人,就在那高高的山崗上,迎著寒風呼號,頂著烈日酷暑,一值就是十余年。
李作玉每天要穿梭于中山林場的各個山頭,平均每天要走12公里的山路。
如今,他已把山里的樹木花草當成了自己的孩子。每到雨季,李作玉都會自掏腰包買樹苗,上山補植。要是趕上干旱,李作玉還得用塑料桶從山下運水澆灌小樹苗。山路崎嶇走路都是問題,再背上水桶簡直是寸步難行。一天下來渾身疼。用李作玉的話說就是“感覺腿都不是自己的了”。十八年的風雨堅守,在李作玉看來都不算啥,因為這是他所熱愛的事業。
巡山的過程中,孤獨、枯燥充斥著護林員的日常生活。
他最大的歉意,就是不能陪伴家人身旁,“女兒今年出嫁了,可我從當兵回來到林場,逢年過節、從小到大都沒陪她過一個春節,最對不住的就是她們?!?/span>
李作玉手腳并用艱難攀爬。
“越到節假日越緊張,特別是春節年三十,家家都團聚歡歡喜喜過大年,對我來說,卻是最緊張的時刻,上墳祭祀的、放鞭炮煙花的,都是引發火情的最大隱患?!崩钭饔裾f。山下是萬家燈火團圓夜,而李作玉的年夜飯就是在山頂隨便扒拉幾口凍飯。等到夜深了,鞭炮聲停了,他才稍微放下心來,直到鞭炮聲漸漸消失,才敢回到床上入睡,做一個全家歡歡喜喜過大年的美夢。
李作玉在修補被雨水沖毀的堤壩。
“這么苦的工作是怎么堅持下去的?”“俺是一名黨員,就是要在平凡的崗位中盡職盡責。習總書記不是說了嗎,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?!边@位因長時間看山值守辛苦勞作而曬得黝黑的沂蒙漢子,樸實而堅定地回答。
李作玉在巡山途中吃午飯。
人不負青山,青山定不負人。18年的綠色堅守,李作玉用雙眼守望住這巍巍青山,用雙腳丈量出這幽幽山林。
臨報融媒記者 尹召功 廖杰 通訊員 張圣虎
來源:臨報融媒 編輯:劉玉剛